NEWS CENTER
添加時間:2024-04-19瀏覽次數:620次
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(前身為“廣仁醫院”)誕生于1925年的江南名園“半繭園”內。歷經百余年的歲月沉淀,如今的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(簡稱“昆山一院”)秉承“寬廣仁愛、精勤親進”的精神積淀,銳意進取,于2020年成功創建三級甲等醫院,連續三年榮登全國縣域醫院百強榜前五。2024年在國家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中,躋身全國A檔,邁進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。
實景俯瞰圖
新院區于2023年2月全面啟用,榮獲2023年“第二屆中國醫療建筑用戶體驗獎”。項目在2015年立項時敢于定目標,以三級甲等醫院規模和配置要求,建設成為集醫療、教學、科研、康復、預防保健為一體的智慧、綠色、高效的現代化醫院。
項目概況
昆山一院老院區面積僅有6萬平米,設置800張床位;新院區總面積31萬平方米,其中地上面積24萬平米,設計總床位2000床,總投資金額約30億,分兩期建設。
實景圖
新院區一期是1400張床位功能齊全的綜合院區。規劃門急診醫技區、綜合病房區、傳染病區、科研教學辦公區和后勤區,總建筑面積24.69萬平方米,其中地上建筑面積17.96萬平方米,地下建筑面積6.7萬平方米,綜合病房樓床位1200床,傳染樓200床,已于2023年2月6日全面啟用。
一期建設進度 二期項目是以慢病、腫瘤、醫美、健康管理、國際醫療為特色的醫療綜合樓和一棟停車樓,含有相關疾病的門診、醫技檢查、住院等,配套全面,可以獨立運行。二期項目建筑面積6.2萬平方米,其中地上建筑面積5.2萬平方米,地下建筑面積1平方米,床位數600床。
項目總體規劃
昆山市內河網縱橫,在千年的歷史滄桑中,以其濃郁的水鄉之貌,成為江南一顆璀璨的明珠。項目用地被東西貫穿的桃花河道劃分為南北兩塊,如何利用河道成為醫院管理者和設計者立項時的關注問題。
俯瞰圖 設計單位山東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設計四院(簡稱“山東四院”)團隊,一方面依托河道在空間布局上確立南北分區的醫療布局,一方面結合昆山當地自然文化,充分利用場地內的河道資源,通過局部改造,使其成為院區里一處靚麗的風景線?!斑@也是設計從宏觀角度對城市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的一種回應?!鄙綎|四院院長楊曙光分享道。
百強縣域醫院的建設亮點
作為連續19年百強縣之首的昆山市最大公立醫院,昆山市一院新院區力求建設以“人文關懷”為核心理念的生態型、智慧型醫院。在整體建設方面體現“水”“人”“智”“新”的項目特色。 1.“水”——以水為媒
(1)園林醫院 結合昆山“水系”文化,建設團隊充分利用場地內的河道資源,合理劃分功能區,強化各功能區域與周圍環境的關系。
西側院前景觀廣場通過局部架設橋梁,擴展廣場空間,方便人流集散;南側景觀廣場沿前進東路展開,不僅美化了醫院形象,同時優化了城市景觀;東側景觀廣場環抱在醫院建筑組團之中,通過對桃花河道的局部拓寬,形成了以水體,綠植為主體的康復綠地,花園庭院拓寬了“可游”的維度?!袄O”形小島臥于水中,與河岸“半繭橋”相連,輝映了百年前“半繭園”的歷史。 “水袖”連廊 設計單位設置了一條“水袖”連廊連接南北醫療區,讓院內通行變得風雨無阻。沿桃花河設置供患者和行人休閑的休憩小道,布置景觀、座椅,順應著水系的延伸,在河邊漫步,心情也隨著腳步放松下來,穿梭于不同的景致之中,人與環境、建筑達成了共鳴。
醫院景觀以生態岸線為主體,結合廊橋、垂柳、荷花等,營造枕水而居的水鄉氣息體現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理念。錯落有致、花木扶疏,池水回繞,亭榭掩映,恬靜幽深。 (2)綠色建筑 院區采用生態海綿設計工藝,利用植草溝、滲水磚、屋頂花園、雨水花園、下沉式綠地等“綠色”措施來組織排水,同時,在綠地下方設置蓄水模塊,收集的雨水可用于室外綠化灌溉、景觀水體補給、道路澆灑用水等用途等。 屋頂花園
室外停車場也設計了“海綿”排水設施,同時在每個停車區域端頭間隔布置等候休息區,方便市民在此區域等候休息,車位編號、畫線及車擋石設計富有形式美感。 生態海綿設計 2.“人”——以人為本
(1)流線設計便捷、高效、安全 門診醫技樓面向城市主要人流方向開設門診主入口與急診出入口。住院樓位于門診醫技樓北側,面向同豐路開設探視入口,探視流線最短,避免與就診人流相互干擾。門急診與住院通過景觀連廊連接。
門診大廳
連廊連接住院部與門診醫技部門 病員電梯廳 病員電梯廳連接走廊,醫護電梯廳連接醫護走廊,兩個通道互不交叉,實現醫患分流。 (2)無障礙設計與設施 病區內通道寬敞,普設無障礙扶手;全樓設置無障礙電梯、無障礙專用廁所,部分病房設置無障礙淋浴。公共衛生間、公共電話、查詢處、飲水機、自助售賣區、服務臺等設施的無障礙配置要求符合人性化、適老化設計。
無障礙安全設施 便民設施的細節性設計 (3)下沉庭院與商業配套 在地下一層東側,設置700㎡的商業配套設施,提供休閑餐飲服務,同時,結合商業區域,臨近設置下沉采光景觀庭院,為建筑內部提供充足的采光和良好的景觀視野。 地下一層的美食廣場 位于地下一層的核醫學科,臨近設置下沉采光景觀庭院,為建筑內部提供充足的采光和良好的景觀視野。 核醫學科辦公室 地下核醫學科天井 核醫學科雖位于門診醫技樓地下一層,卻仍然可以憑借采光天井接受自然光的沐浴。 (4)裝飾裝修與藝術造型 新院區在內裝設計上采用了水、云、天藝術造型的天花,營造舒適的光環境氛圍。在配色上采用自然色系配色,選擇湖水藍、青蔥綠、杉木黃、大地黃、巖石灰等色彩,呈現自然親和的空間氛圍。
藝術造型 在裝修材料的選擇上,天花采用吸音復合鋁板,吸音降噪,集成天花設備帶,結合風口、照明、消防、音響系統集成,美觀且方便檢修;LED成品線性燈具,漫反射效果,防止炫光;墻面采用復合瓦楞鋼板、醫療板等裝配式材料,綠色環保,呵護病人健康。
病房及導診臺 (5)文化賦能,凸顯醫院特色 設計師結合昆山地域文化,融入昆山三寶(昆石、并蒂蓮及瓊花)形象與圖形元素相結合,以獨特的圖形語言準確又清晰地表達主題,構圖活潑、和諧統一,成為環境裝飾的點睛之筆。
文化街與二期院史館 融合昆山三寶的導向標識
3.“智”——智慧賦能 智慧醫院架構 以二次專項為抓手的智慧醫院建設 BIM智慧后勤綜合管理平臺 全4K超清智能手術室,實現多視角手術投屏,患者信息全方位展示,支持遠程示教、教學、錄播等功能;建設手術智能倉儲系統,實現耗材可追溯管理;搭建手術室行為管理系統,精準人員進出控制,實現衣物智能發放和回收,做到醫療行為可追蹤。 智慧手術部 從醫院藥庫通過軌道物流至各級藥房,通過全自動發藥機掃碼自動發藥。提高了藥品管理的精細化、信息化水平,提高了藥品配發的工作效率,降低了差錯率的發生。
(1)智慧醫院,全面架構
在智慧醫療、智慧服務、智慧管理三個維度上,昆山一院全方位提升醫院信息軟硬件配置,打造“智慧醫院”,并保留發展空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