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WS CENTER
添加時間:2024-10-28瀏覽次數:265次
那些值得關注的醫養結合項目
推進醫養結合是優化老年健康和養老服務供給的重要舉措,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、增強老年人獲得感和滿意度的重要途徑。讓我們一起回顧曾經發表過的醫養結合項目,以從中汲取經驗,推動這一領域向上發展。
01 南京市銀城·君頤東方建設項目:打造有溫度、有情感的適老空間
南京市銀城·君頤東方建設項目位于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馬群街道,總占地面積約180畝,項目引入了國際化養老設計經驗及標準,為老年人打造安全、健康、舒適的高品質居住空間。 項目是南京首個持續照料退休社區(Continuing Care Retirement Community,簡稱CCRC社區),由“養生住宅+CCRC社區+康復醫院+東方會館”四大功能模塊共同組成,分為ABCD四個區。 其中AB區為適老住宅,用地面積為近6萬平方米;C區用地面積3萬平方米 ,規劃1幢醫院,主要配置了門診區、醫技科室、透析科室、康復中心、體檢中心、病房區;D區用地面積3萬平方米,規劃1幢老年會所1幢護理院及2幢老年公寓。 項目擁有306張床位,為半自理、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生活協助和專業護理服務。通過與江蘇省人民醫院的合作,為全區老年人提供醫療服務,康復治療和健康管理。
02 和泰安養中心:適老空間新探索
項目基于養老設施與社區融合的“社區養老綜合體模式”,通過現代國際化的建筑立面形態、流暢的曲線形體相互交織形成多層次的花園、休憩平臺、活力庭院,以細致的住區組團分區打造“全階段養老社區”。 設計由低至高將使用功能按私密程度進行排序,公區設于建筑下層裙樓,采用“社區融合”理念,內部賦予了多種復合功能,充分融入現代康復護理及傳統中醫藥特色;住區設于上層塔樓,標準層平面布局根據不同類型的住區,采用不同的形式,以保證住區的私密性和安全性,同時也有利于公區部分功能的對外服務。 室外活動場采用多層次的開敞花園平臺組織,不同尺度的活動空間穿插于老年人所有的生活場景。設計采用單廊與雙廊式布局相結合,通過曲線把各個組團聯系在一起。每層的曲線體量及走向各不相同,通過體量之間的錯位穿梭形成屋頂花園、休憩平臺分別供各個不同的組團內部使用。
03 天府新區康養醫學中心一期:川港合作典范,西南地區單體規模最大的康養醫學中心
設計尊重項目港資背景的醫療企業文化,以國際化視角,現代主義設計思想為基礎,在倡導香港先進康復服務模式“臨床康復一體化”的同時,嚴格參照三級康復醫院及護理院建設標準。 改變傳統醫療機構的設計思路,注重醫生與患者的心理感受及使用方式,弱化空間醫療感,注意色彩、造型與周圍環境協調。 利用不同的層數變化,形成具有一定節奏韻律感的室內色彩和主題,突出康復醫院高度的專業性及獨特的精神內涵。將人文關懷潛移默化植入空間,突出項目無障礙設計的細節屬性。 在工藝流程設計上,合理規劃內部交通流線,順暢有序的交通組織,做到醫患分流、潔污分流。整個項目功能布局上始終圍繞以人為本的核心思想,以醫療功能為單元劃分樓層分區,相關功能集中設置,以患者為中心,做到服務半徑更合理。
04 康美國際健康城體驗中心:以醫養文化為主的智慧健康新城
項目位于云南昆明,是一處以傳統醫藥文化為主的智慧健康新城,設計結合了中醫藥理論中三大代表性理論:陰陽五行理論、藏象理論、本草學理論,場地引彩云之南鐘靈毓秀、源生百草的地域符號,借滇街文化藥食同源、民族醫藥的藥草基因,立足傳統醫藥文化,探索未來城市發展藍圖,在傳承與革新交匯中打造新時代下的智慧健康之城名片。 設計借力“互聯網+”,通過智能語音互動、掃碼識別藥理知識、智能服務管家等,數字化應為老年群體開啟“老人模式”,讓智能時代擁抱老年人。構建智能化中草藥現代化產業體系,利用智能技術及時了解藥品療效,幫助建立智能種植示范基地,打造中醫藥健康服務產業知名品牌。
05 韶關前海人壽醫院項目:醫養結合的康養社區景觀
一個養老社區的成熟離不開大環境的支持,自然環境、周邊配套、成熟社區、交通區位都是大環境的組成部分。韶關養老社區涵蓋了酒店、商業、醫療、居住等多個領域,滿足客戶由“旅居到常住居所,再到長住居所”的居住探索狀態。在5~10年的時間里,老人可以逐漸熟悉社區并建立開拓屬于自己的生活圈,實現旅居到長居的一個居住狀態。 老人退休后仍會延續之前的社交圈層和行為習慣,但也不缺乏交到新朋友的可能性。設計既要為老人們創造一個多維度的社交空間,使老人既能享受開放社交機會又能打破社交圈交到新朋友。構建熟悉生活圈,設計定義為有計劃地閑逛,老人帶有目的的出門,和好友不約而同的到達熟悉的地方。
06 深圳市南山區福利中心三期:以康養為基礎,健康養老
深圳市南山區福利中心三期景觀設計包含了首層、多個架空層和屋頂花園,結合人群需求和場地條件,設計師設計出5大景觀亮點:專病專養康復園、全天候生活廊架、園藝藥理治愈園、文化禪意養老、立體多層養老,打造如家般溫暖的花園。 設計師考慮到失智老人會無意識游蕩,花園整體空間布局設計需簡單,以免讓失智老人迷失方向陷入困惑,途中設有小景點,增強老人的游園興趣,增加老人的戶外活動時間。在道路規劃上設計師們采用了道路成環形,短小清晰,少有變化的回游動線,避免盡端式的道路容易讓老人產生疲倦和沮喪的情緒。 設計希望老人平日里能全天候享受戶外環境,把架空層平臺整合成一個大花園。設一條長160m的環形步道,并結合步道串聯起各活動空間,全區風雨無阻連廊,營造豐富的全天候活動場所。無論是炎炎烈日,還是蒙蒙細雨時,老人均可以在戶外鍛煉、休憩、交流、漫步。
07 安諾新程頤養中心:引入“都市疊山”的設計概念,為“老杭州”注入了新的活力
根據城市環境和業主的訴求,設計團隊提出“都市疊山”的設計概念,高密度街區中,新建筑像一堆盒子一樣堆疊在一起,按照由東到西的方向漸次升高,形成高低錯落的露臺,俯瞰“老杭州”,眺望“新杭州”。 設計團隊沒有采用常規的雙主樓方案,而選擇了單主樓方案,連續的平面為辦公、康養等功能靈活分割留足余地,充足的可變性讓業主應對變幻莫測的市場更加從容。事實證明這個決策是明智的,8年后,暄澤大廈(現用名)決定引入專業醫療板塊,專注康養,成為安諾新程頤養中心。 老城區的城市肌理是綿密而小尺度的,盡管有層疊的露臺,建筑依然是一座超過百米的連續體量,設計團隊通過陽臺、垂直綠化等設計給立面增加層次感,將44米×111米的建筑立面打碎成7塊小尺度的方盒子,尺度和社區更加接近,減弱了建筑的壓迫感。